費縣:搭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讓人才創業更簡單
近年來,山東省費縣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共建”共享共投機制,創新“平臺公司+科學家創客”運作模式,著力搭建國內一流的開放式研發和產業化平臺,打造科研創新、技術成果轉化與經濟效益的示范樣板,實現“一名科學家+一項技術+一個產品團隊”即可成功創業。
搭建全要素集成平臺
讓想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更動心
費縣聚焦企業軟硬件系統建設,注重示范帶動效能,投入人力財力,解決想創業的高層次人才在創業前期面臨的難題,激發創業動力。
夯實載體“硬”基礎。投入1000萬元配套資金,在費縣經濟開發區雙創產業園高標準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包括1400平方米辦公服務中心、1000平方米研發中心、4200平方米液體發酵中試平臺和固體發酵中試平臺,免收創業企業租金、物業費。
注入財智“活”動能。注重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科技創新,先后獎勵企業和人才215萬元,投入科研經費300萬元,撬動企業投資2700余萬元,創建新型研發機構、院士工作站等省市級創新平臺8個,初步打造了一個集研發、中試、產品生產為一體、設施配套齊全的農業微生物成果轉化基地。
推行全流程在線服務
讓愿創業的高層次人才更省心
費縣持續優化平臺全流程服務功能,組建人才服務專業團隊,解決企業經營難題,推動資源共建共享,提升服務人才和企業質量水平。
建團隊,著力“專業服務”。從組織、行政審批、發改、科技、工信、人社等業務相關縣直單位為創業高層次人才選配“一對一”人才服務專員,根據人才不同特點制定“一人一策”,立足創客企業發展需求定制“一企一方案”,為人才提供企業注冊登記、項目申報等幫辦待辦一條龍服務。
解難題,突出“對癥下藥”。堅持“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為創業人才提供財務、人力資源、法務、行政等公共服務,減少創客在處理經營管理事務方面不必要的時間投入,讓高層次人才專心做產品與技術。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定向配套中試基地10個,服務企業技術攻關和產品創新。
聚資源,推動“共建共享”。支持平臺企業共建共享辦公室、實驗室、中試孵化車間、生產基地和市場渠道,為創客公司免費提供專業技術中試、組織生產、市場銷售服務,助力人才創新成果快速轉化、創業企業快速成長壯大。
暢通全鏈條融合對接
讓創業中的高層次人才更安心
費縣堅持由科研人員主導科技成果的轉化,強化創業鏈與收益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入對接。
推動創業鏈與收益鏈契合。探索打造分工明確、高效運轉的市場化合作方式,根據創業人才不同特點,提供技術入股、獨立核算、委托開發等多種產業孵化服務模式,實現創客企業獨立經營、獨立核算,保障創客經營自主權,最大限度滿足人才創業需求,力促創客持續不斷將創新成果在平臺轉化。
推動創業鏈與人才鏈對接。建立企業人才需求定期征集、集中發布制度,積極舉辦人才招聘會等系列活動,通過入駐的創客高層次人才進行二次引才,吸引來自國內外15家高校院所的30余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對接交流,促成簽約項目7個。
推動創業鏈與創新鏈融合。建立政產學院協同創新機制,協助企業與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共同建立“科技創新聯合體”、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建農業微生物聯合創新中心,在研發平臺共享、人才聯合培養、核心技術攻關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構建“院所研發、企業轉化”產學研深入融合創新體系,為產業發展引來“源頭活水”。
來源: 費縣縣委組織部
本文地址: http://www.qqxuanwuwg.com/3749.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