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基金委|關于發布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3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關于發布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3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科金發計〔2023〕32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3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3年6月29日
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重大研究計劃2023年度項目指南
手性與生命現象密切相關,也顯著影響物質的性能,手性科學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當前手性物質的研究面臨著新的挑戰,如:能夠實際應用于手性醫藥和農藥生產的合成技術依舊屈指可數;在超分子和材料層次上缺少高效和普適的獲得單一鏡像異構體的方法;表征技術和理論的缺乏嚴重制約了手性材料的發展和應用。因此,開展多層次手性物質精準構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并有望為醫藥、農藥、信息和材料領域提供核心技術支持。本重大研究計劃將集化學、物理、材料、生物等學科的優勢力量,提升我國在手性科學領域的創新能力。
一、科學目標
以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為核心,通過多學科交叉和新技術運用,實現手性分子、手性大分子、手性超分子和手性材料單一鏡像異構體的高效制備,揭示手性產生、傳遞、放大和調控的機制和規律,闡明手性物質的結構-功能關系,發展精準和規模創造手性功能分子和材料的關鍵技術,形成新的學科生長點,顯著提升我國在手性物質研究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二、核心科學問題
(一)單一鏡像異構體的精準構筑。
(二)手性傳遞放大的機制與規律。
(三)不同鏡像異構體的手性效應與功能。
三、2023年度資助的研究方向
圍繞上述核心科學問題,鼓勵開展多層次、跨尺度的手性物質構筑、表征或功能的融合與交叉研究。2023年以集成項目的形式對以下研究方向進行資助。
(一)手性產生與傳遞的理論、機制與動態調控。聚焦手性分子的功能及其調控,揭示能量傳遞、電荷傳輸和自旋輸運過程中的手性傳遞與放大規律。包括以下方向:手性功能分子、超分子體系的激發態手性的形成機制以及動態調控;不對稱破缺體系的動態修復;手性物質體系中能量傳遞、電荷傳輸和自旋輸運的規律。
(二)功能導向手性超分子組裝體。聚焦功能導向手性組裝機制,精準合成多組分、多層次的新型超分子組裝體,定量描述跨層次、跨尺度手性傳遞與放大機制,拓展超分子組裝體的功能,為新型手性材料的構筑提供理論和物質基礎。包括以下方向:功能導向手性基元、組裝體與材料的構筑新方法;多層次手性組裝新模式、選擇性識別及其手性傳遞新機制;手性組裝體特殊功能與多級結構的構效關系。
(三)生物和仿生催化。融合化學與生物學,發展生物催化和仿生催化新策略、新方法和新反應,探索生物體系中手性物質的合成機制及其生物學效應。包括以下方向:手性物質創制相關的酶學機制;仿生催化新體系、新反應和新催化模式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和定向進化等技術的新酶體系;基于生物和仿生催化的手性藥物及其中間體的規模化綠色制造。
(四)手性高分子的精準構筑與功能。發展手性高分子主鏈序列、構型和構象的精準控制策略,揭示高分子在不同層級與尺度的手性傳遞與放大機制,闡釋手性高分子功能與其各層次結構之間的構效關系,為手性高分子的精準合成與功能開發提供理性指導。包括以下方向:多層次手性高分子材料構筑新方法;手性高分子在不同層級的選擇性識別、傳遞和組裝規律;手性高分子多層次結構與功能的構效關系。
(五)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的精準構筑與功能。建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手性組裝方法,揭示多尺度納米材料手性結構的形成機制,解析多步過程中手性產生和演化的規律,闡明跨尺度的手性傳遞機制;建立手性形貌與光學性質的構效關系;發現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特有的光電功能與生物效用。包括以下方向:多級手性無機結構的設計與功能化;手性無機結構介導的差異性生物過程與機制;手性無機結構的圓偏振發光性能調控;無機材料中的手性傳遞以及手性光-物質相互作用。
(六)手性表征與測量新方法。建立與發展時間、空間分辨的原位和在線多尺度手性物質的表征新方法,構筑人工微納結構,揭示其結構手性效應的新物理機制并發展相應的光譜技術,開拓手性物質檢測與表征新方法。包括以下方向:飛秒超快非線性光譜與微區成像對手性物質的原位表征;強手性光場的光學微納結構、手性超表面的構筑及其手性光譜技術;突破傳統檢測極限的微量手性物質快速、靈敏、在線高通量檢測新技術。
四、項目遴選的基本原則
本重大研究計劃以原始創新為首要目標。申請書應論述與項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學問題和創新目標,同時要體現交叉研究的特征以及對解決核心科學問題和實現項目總體目標的貢獻。
鼓勵多學科實質性交叉合作研究,優先考慮數理、信息、生命及材料等學科與化學學科的交叉合作,優先支持跨領域交叉的研究項目。集成項目要在前期已經取得的重要進展基礎上,進一步聚焦核心科學問題,明確對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目標和解決核心科學問題的貢獻。
鼓勵和關注45歲以下青年學者的創新研究。
五、2023年度資助計劃
擬資助集成項目5-10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為300-10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4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根據申請情況和申請項目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確定資助項目數和直接費用資助金額。
六、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條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執行《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三)申請注意事項。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應當認真閱讀并執行本項目指南、《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和《關于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中相關要求。
1.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書提交日期為2023年7月31日-8月4日16時。
(1)申請人應當按照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計劃旨在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將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擬解決的具體科學問題和項目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集成項目”,附注說明選擇“多層次手性物質的精準構筑”,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4個。
(4)申請人在申請書“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應當首先說明申請符合本項目指南中的資助研究方向,以及對解決本重大研究計劃核心科學問題、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科學目標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2. 依托單位應當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單位承諾、組織申請以及審核申請材料等工作。在2023年8月4日16時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并于8月5日16時前在線提交本單位項目申請清單。
3. 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重大研究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重大研究計劃將每年舉辦一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
(四)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化學科學部一處
聯系電話:010-62327170
? ?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單位介紹:
我單位主要從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咨詢指導(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農業農村部、環保部等)、組織科技成果評價、區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項目戰略研討、專家考察調研、特色小鎮產業規劃申報、田園綜合體規劃申報、研發平臺搭建、開展科技政策培訓、企業內訓等相關業務,以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充分利用自身在高新技術領域的背景、渠道、資源及專業能力,為地方政府和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
如有相關需求可聯系: 王老師 手機:13426056628(同微信) 、電 話:010-53360176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本文地址: http://www.qqxuanwuwg.com/5616.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