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未病’狀態表征與機制研究”項目指南發布
關于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未病’狀態表征與機制研究”項目指南的通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現發布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交叉科學部
2023年10月31日
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未病’狀態表征與機制研究”項目指南
“治未病”是中醫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未病”是疾病發生發展的漸進過程,該階段合理干預可以實現病程的逆轉。“未病”具有典型的動態性和復雜性,其生物學基礎及演變規律仍不明確,難以進行定量表征,嚴重制約了“未病”的精準辨識和早期干預。以糖尿病為代表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已成為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挑戰,本項目擬聚焦糖尿病“未病”關鍵時期,根據中醫病機演變理論,結合多學科交叉研究技術方法,提取可以表征“未病”狀態演進的宏微觀指標與核心參數,系統闡釋“未病”變化規律及其生物學機制,構建“未病”狀態和臨界轉變的數學模型,探索疾病預警和診療新技術,為實現早期干預、逆轉重大代謝性疾病提供科學支撐。
一、科學目標
立足重大慢病“未病先防”思想,聚焦糖尿病等重大代謝性疾病,結合中醫四診、多維組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方法,篩選糖尿病“未病”狀態下可辨識、可量化的臨床表型與關鍵分子,構建反映“未病”狀態共性機制和臨界轉變的數學模型,揭示導致疾病發生發展的內在病機變化規律,探索對“未病”的科學監測、預警與干預的系統化管理新模式,并為中醫“治未病”科學研究和應用奠定理論基礎。
二、擬資助研究方向
(一)多表征刻畫“未病”關鍵狀態。
聚焦糖尿病從“未病”向“已病”轉換的關鍵時期,結合病機演變理論,借助多參數傳感、高精度光學成像、組學大數據等技術方法,采集中醫臨床癥狀、舌診、脈診等宏觀臨床表型數據,以及血糖血脂、代謝物、菌群等生物學指標。獲取影響“未病”臨界轉變關鍵過程的多維度、多模態核心參數,形成可檢測、可分析、可表征的“未病”-“已病”轉化臨界狀態綜合評價體系。
(二)“未病”狀態臨界轉變的智能預測。
綜合舌象、脈象等中醫表征、生物圖像和組學數據等構建代謝性疾病前期“未病”狀態的多維動態數據庫,發展可解釋的量化方法與多模態融合的動態網絡化模型,研究可定量的宏觀表征“未病”臨界狀態與生物學微觀指標變化的映射關系,結合人工智能算法,探索“狀態的臨界慢化”或“變量的臨界協同波動”的數學規律表征體系,揭示“未病”臨界轉變的共性數理機制。
(三)疾病“未病”狀態預警及干預策略。
基于已有糖尿病“未病”狀態的臨床隊列與疾病證候相關工作基礎,定量化病證關鍵生物靶標信息,驗證預警模型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系統闡釋“未病”發生發展的變化規律、影響因素及其生物學內涵,通過高質量終點事件評價循證證據的臨床研究,完善多學科交叉視角下的糖尿病等重大慢性代謝性疾病“未病”狀態的預警和干預策略。
三、資助期限和資助強度
本專項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項目研究期限應填寫“2024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本專項項目總經費1500萬元,每項資助額度約80萬元。
鼓勵申請人積極開展合作研究,申請書研究內容包含項目指南的全部資助方向,凝練明確的科學問題,具有顯著交叉特點和獨特研究范式。
四、申請要求及注意事項
(一)申請資格。
1.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二)限項申請規定。
1.本專項項目從申請開始直到自然科學基金委作出資助與否決定之前,不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2項的范圍;獲資助后計入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總數的范圍。
2.申請人和參與者只能申請或參與申請1項本專項項目。
(三)申請注意事項。
1.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接收時間為2023年11月1日-11月30日16:00時。
2.本專項項目申請書采用在線方式撰寫。對申請人具體要求如下:
(1)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當認真閱讀本“專項項目指南”和《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的相關內容,不符合項目指南和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不予受理。
(2)項目負責人在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中選擇“在線申請”—“新增項目申請”—“申請普通科學部項目”—“專項項目”進行項目申報。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專項項目”,亞類說明選擇“研究項目”,附注說明選擇“科學部綜合研究項目”,申請代碼1選擇“T03”,申請代碼2不填寫。以上選擇不準確或未選擇的項目申請不予受理。
(4)本專項項目的依托單位和合作研究單位數合計不得超過2個。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項目的實際貢獻者。
(5)申請書應突出有限目標和重點突破,明確對實現本專項項目總體目標和解決核心科學問題的貢獻。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專項項目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6)專項項目資金管理采用預算制。申請人應當認真閱讀《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預算編報要求的內容,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財教〔2021〕177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預算表編制說明》的具體要求,認真如實編報項目預算,依托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進行審核。
3.本專項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后,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依托單位只需在線確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須報送紙質申請書,但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認真審核,在項目接收工作截止時間前(2023年11月30日16:00時)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時間后24小時內在線提交本單位項目申請清單。項目獲批準后,依托單位將申請書的紙質簽字蓋章頁裝訂在《資助項目計劃書》最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一并提交。
4.本專項項目咨詢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交叉科學部交叉科學三處,聯系電話:010-62327096。
(四)其他注意事項。
1.為實現專項項目總體科學目標,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專項項目多學科交叉,將不定期地組織學術研討會,獲資助的項目負責人必須參加該學術交流活動。
? ?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單位介紹:
? ? ?我單位主要從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咨詢指導(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組織科技成果評價、區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項目戰略研討、專家考察調研、研發平臺搭建、開展科技政策培訓、企業內訓等相關業務,以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充分利用自身在高新技術領域的背景、渠道、資源及專業能力,為地方政府和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
? ? 擅長項目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工信部高質量發展專項、“專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各省市高精尖產業發展專項、技術改造、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等重大投資補助項目。
推薦相關培訓:
11月22-25日重慶、12月13-16日北京|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科研平臺建設運行、科研經費全過程管理與信息化建設高級研修班
12月1-4日杭州 |專利分析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務操作培訓班
12月6-8日上海、12月20-22日廈門|‘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暨科技項目申報與經費使用管理、結題審計、綜合績效評價改革專題培訓班
如有相關需求可聯系: 王老師 ,電話:13426056628(同微信)
本文標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本文地址: http://www.qqxuanwuwg.com/6148.html/ 轉載請注明出處!